华体会hth登录入口:
项目占地50万平方米,主要规划发展汽车动力控制系统、汽车安全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汽车传感器和汽车仪表产业。打造汽车电子及关键器件产业集群,支持生产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信息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芯片及模块、车载通信终端、车载传感器、先进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控制单元等。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解决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带动产业升级。
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从2016年3.4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5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是7.2%,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4.9万亿元,202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约达5.2万亿元。
我国拥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原料丰富,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汽车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拥有广大的市场需求。相较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的再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的再制造业虽然起步晚,历时短,但是发展速度比较迅速。美国的再制造企业超5万家,美国汽车维修时使用的再制造零部件比例已超过50%,其中再制造的发电机和起动机的使用量更是高达80%以上,零部件再制造的销售利润占汽车零部件拆解企业利润的80%左右。而我国截至2020年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数量才接近1000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值达到了500亿元,占全国再制造业产值的45%,据预测,2025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拥有良好的潜在市场,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21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作为对汽车行业相关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重要新兴行业,其目的符合“双碳”战略的基本意义。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在未来10年内乃至40年内,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将手机的百万量级的应用融合到汽车中,实现汽车应用的量级突破。智能网联汽车有望继智能手机之后,成为新一代的超级终端。
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呈现连续上涨趋势,2020年产业规模增长到了2556亿元,同比增长54.3%。2022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
当前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正呈现出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基础支撑加速发展、产业生态加速成熟等特点,新的业态呼之欲出。近期,工信部、交通部、发改委等部门相关领导纷纷介绍了各部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的工作部署。工信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五项重点工作;交通部:如何落实自动驾驶技术“三步走”战略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各国共识。
在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与国家发改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推动之下,加之5G和智能网联技术迅速推广,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接受度逐渐增高,智能网联系统在汽车产业内的装配率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83%的水平,出货量将增至249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16.1%,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并在塑造产业生态、推动国家创新、提高交通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结合智能交通技术和产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交通安全、运输效率、网络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需要,促进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车辆应用、车路协同、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173160.2万元,利润57412.9万元,投资回收期5.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8.6%。
电子信息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的“大国重器”。项目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振兴发展的“源动力”。
此报告为公开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和仕咨询集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